日本摩擦学会会长中野史郎谈“针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
6月14日,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第173期学术沙龙在汽车研究所301会议室举行,演讲嘉宾是日本摩擦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中野史郎博士,演讲题目为“针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
中野史郎首先向听众介绍了捷太格特(JTEKT)公司,内容主要包括公司在全球的分布、事业领域以及捷太格特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捷太格特公司在汽车领域实力雄厚,在新能源车市场同样有巨大潜力。随后,他对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E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捷太格特公司于1988年研发出世界上首台电动助力转向器,截至2015年4月,捷太格特EPS已累计生产突破一亿台。中野史郎表示,在智能汽车控制中,目前的电动转向系统的性能已经能够满足某些特定工况下(比如高速、限制路段)的要求,但要适用全工况范围则需要性能更强的转向系统。中野史郎还谈到了捷太格特在自动驾驶、先进辅助驾驶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及EPS所需要满足的严苛的安全标准。最后,他介绍了清华大学和捷太格特公司之间一直以来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野史郎,现为日本摩擦学会会长、日本捷太格特公司高级研究员、日本智能交通协会主任。于2000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为日本汽车工程师协会会员。2010年至今,任同济大学客座教授。2014年至今,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共发表文章63篇,取得授权专利305项,其中国际专利115项。
本次学术沙龙由汽车系李建秋教授主持,吸引了近13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在提问环节,听众和中野史郎就辅助驾驶、智能转向和国内企业的EPS技术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