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新闻 学术活动通知
综合新闻 更多…

汽车系连小珉教授谈“老子哲学焦点-无为(wéi)还是无为(wèi)”

4月13日,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第190期学术沙龙在汽车研究所301会议室举行,演讲嘉宾是汽车系连小珉教授,演讲题目为“老子哲学焦点——无为(wéi)还是无为(wèi)”。

春秋时期老子(李耳,字聃)的哲学作品《道德经》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经典著作之一,连小珉教授毫不吝啬自己对《道德经》的喜爱和赞美,直言老子洋洋洒洒五千言本身就是一首哲学诗。在第163期学术沙龙上,连小珉教授曾从四个角度解读了老子的道与德,本次学术沙龙连小珉教授再次对其进行解读,关注的焦点则是老子哲学中的“无为”问题。

《道德经》中有上百个“为”字,两种读音均有出现,读作“为(wéi)”是做事、当作的意思,而读作“(wèi)”则含有目的、给予的意思。五千言中有七处论述“无为”,读作“无为(wéi)”还是“无为(wèi)”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准确理解与表达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随后,连小珉教授逐一从每处论述“无为”的上下文具体内容入手,向听众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以第一处“居无为之事”为例,该句全文为“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连小珉教授表示,与其衔接并对应的是“行不言之教”,故此处的“无为”解释为“没有目的”更为贴切,读作“无为(wèi)”更为合适,诸如此类,连小珉教授旁征博引,与广大师生热烈交流与互动,探讨老子的“无为”思想。最后,连小珉教授总结道:老子的哲学焦点是达到“无为(wèi)”之境界。

连小珉教授,男,1955年生于重庆,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会分委会副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交通分会副主任,《振动工程学报》编委。曾历任汽车工程系副主任、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汽车工程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清华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做过汽车设计研修;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噪声振动控制,汽车电子控制和车辆动态测控。著有《动态信号内积变换原理》一书,在清华大学开设研究生学位课程“动态测试与分析”并担任主讲。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称号。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本次学术沙龙由汽车系张剑波教授主持,吸引了14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在提问环节,听众和连小珉教授就文景之治等史实与《道德经》中的“无为”之间的联系,“无为(wéi)”和“无为(wèi)”怎么统一以及两千年来一直读作无为(wéi)而从未读作无为(wèi)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与讨论。


855[1].png

电话:+86 10 62785708 邮箱:ase@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14006008号-1 | 京B2-20180334 |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