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新闻 学术活动通知
综合新闻 更多…

汽车系左恒峰副研究员谈“色彩材料表面装饰与设计创新”

2017年6月15日,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第195期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301会议室成功举办,演讲嘉宾是清华大学汽车系左恒峰副研究员,演讲题目为“色彩材料表面装饰与设计创新”。

此次演讲,左恒峰老师主要从:设计理念、色彩表面装饰以及创新设计案例三个方面入手,介绍关于设计创新的相关理念和方法。首先,针对“设计”这一概念本身,他给出了三个关键词:梦想(dream)、解决方案(solution)、关系(relationship),并逐一对其进行解读。他认为,“梦想”指设计需要面向未来,不跟随,不盲从;“解决方案”指设计的目标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关系”指设计需要建立在协调各类关系的基础上,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工业产品、功能与形式、材料和结构等等。接着,左恒峰老师指出,所谓“创新”,根据其变革跨度不同,可分为:渐进性(incremental)创新和根本性(radical)创新两大类。基于此,他总结并提出了“工业设计”的概念:在工业化社会,为协调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产生一系列的限制条件,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创造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人们对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梦想与追求。在第一部分的最后,左恒峰老师指出,驱动创新的三大动力为:技术、风格(美学)和文化,并通过一个空间三维坐标系形象地指出优秀的、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应具有的特点。

由此,他引出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色彩(C)、材料(M)和表面装饰(F)的设计创新理论及方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这部分内容:CMF的主观感受和体验、CMF的客观测量和质量监控、CMF的系统研究和资源共享、CMF的创意源泉和优化设计。在色彩、材料和表面装饰这三者关系当中,左恒峰老师认为材料占据着主导地位,充当着载体的角色。由材料驱动的创新设计可以分为:“传统材料的创新运用”和“高新材料的大胆启用”两个方面。其间,左恒峰老师列举了:液态金属造型及运用、气凝胶在工业设计和生活设计中的使用、塑料和传统金属的创新运用、陶瓷和玻璃材料的混合运用等案例,为听众生动地诠释了材料驱动创新的具体方法。

在第三部分内容当中,左恒峰老师通过飞机客舱内饰设计这一案例,引出“六帽思维法”、设计过程的实验与测量方法、设计方案评价体系及模型的建立、质感知觉图的制作等方法在创新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演讲的最后,左恒峰副研究员总结道,“设计创新”包含多种学科的交叉协同和多种思维模式的协同,需要通过理性和感性思维、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于探索中寻求灵感的突破与创新。

左恒峰,现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研究员,从事交通工具内外饰造型设计,汽车制造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色彩、材料与表面处理,用户研究、人体工程学与交互设计美学等领域的研究,并兼任英国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意大利罗马圣拉斐尔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国际设计研究协会会员、英国材料学会(IoM3)高级职业会员、亚太设计师联盟(APDF)学术委员会委员兼IAI设计奖评委等职务。

本次学术沙龙由汽车系危银涛老师主持,吸引了近145名师生前来参加。在座的老师及同学们对左恒峰副研究员的报告非常感兴趣,互动环节提出了若干问题与其交流,包括汽车内饰设计的发展方向、关于客机内环境设计案例的相关具体细节等,左恒峰老师对这些问题一一给与解答,并做详细说明。


电话:+86 10 62785708 邮箱:ase@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14006008号-1 | 京B2-20180334 |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