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新闻 学术活动通知
综合新闻 更多…

重磅力作 | 《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第四卷:大变局下,赵福全为汽车产业把脉献策

在行业各界的翘首期盼之下,《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的第四卷近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同时,该书也入选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社70周年精选好书榜单。作为汇集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赵福全教授最新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又一部重要著作,本书在汽车产业重构不断深化和加速之际面世,显得尤为关键且及时。“丛书几乎论及了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方方面面:上至国家,透彻解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中到行业,全面梳理诸多难解问题;下对企业,清晰指引自主发展方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向广大汽车同仁们郑重推荐《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时表示,这是福全教授多年历练、深入研究、系统思考所得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无论主管部门,还是行业组织,亦或各类企业,都可以从这套综合论著中获得重要参考。

新局势 新赛道 新思考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全新变局。审视外部环境,新冠疫情反复持续、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些都给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细看行业内部,科技变革不断加速,汽车产业多元、交融、协作的演进趋势和特征日益凸显。内外变化交织之下,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机构、产业生态中的相关企业以及广大从业者,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就产业管理而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正以远超以往的速度不断扩张,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进步与推广实践同样在不断加快。在此局面下,产业政策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政府应该如何有效推进协同创新?有关部门又该提出哪些切实可行的有力举措并稳步落地?

就企业竞争而言,传统车企开始持续加大在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领域的资源投入,谋求在“新赛道”上展开绝地反击;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已经渡过了艰难的起步期,站稳脚跟,并逐渐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与此同时,“业外”的各类科技公司正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深度参与到汽车产业变革中来,逐渐成为新汽车生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较量,汽车及相关企业应当如何迎战?怎样做到明断取舍、相向而行、深度融合、分工协作、结线成网?又该如何克服前进征途中遇到的诸多艰难险阻?

就个人发展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新平台、新舞台、新机会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新汽车的内涵和属性正在深刻变化,从而对汽车人才提出了更广更新的需求。为此,各类汽车从业者们应当如何把握当下,跳出舒适圈,寻求突破?是在固有赛道求深求精,还是在新赛道上积极学习新技能?高校汽车学科又该如何改革以适应产业的颠覆性变化?

“这些问题都能在《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中找到答案。”本书编者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表示,作为这套丛书的最新著作,《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第四卷)》不仅收录了赵福全教授对产业发展前景的系统剖析和前瞻判断,更汇聚了他对近期各种关键问题的最新思考和敏锐洞见。书中的诸多战略预判、解决方案和行动建议对于产业变革期的政府、行业、企业、高校以及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决策支持 谋方向指引 供实践参考

据悉,本书共计编录文章33篇,按照该系列丛书的通用模式,分为战略篇、产业篇、企业篇、技术篇和人才篇五个部分,其中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创新,也有直击要害的实践指导,堪称新时期产业发展的一部解惑之作。

在战略篇中,赵福全论述了对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深刻理解,并提出了汽车产业达成双碳目标的方法论,分享了关于数字化转型战略价值的再认识和战术行动的再思考,阐述了对汽车产业重构进程与终极状态的理解和预判——本轮产业重构将催生出“新汽车”这一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汽车新物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生态系统,而企业基于场景和数据实现生态化发展,将成为决胜未来的关键。

在产业篇中,赵福全剖析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势及其内在逻辑,预测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前景,阐释了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升级和价值链重塑的演进方向,并提出了未来汽车产业从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能力升级、直至全链条升级的发展路径,解析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本质及其带来的改变,还分享了自己对于当前产业发展诸多热点问题的真知灼见。

在企业篇中,赵福全首次提出了新本土化的全新理念,系统论证了传统车企与ICT等科技公司深度合作的深远意义,并完整阐释了传统车企的“双赛道竞争”策略——将新老业务进行合理拆分与切割,使两者相互独立运营,特别是要赋予新业务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以使其形成全新的企业基因和品牌形象。

在技术篇中,赵福全阐述了本轮产业变革带给汽车科技创新的根本性变化,并就科技公司的创新实践给出了具体建议,即规避只重集成、面面俱到、一线到底的三大误区,选准目标、集中精力、快速灵活地实施重点突破。此外,赵福全还为企业提升产品用户体验提出了系统方法论,并对新时期汽车技术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在人才篇中,赵福全系统论述了汽车学科改革与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辟总结了追求成功人生的共性方法论,即“三识”(知识、见识、胆识)、“三力”(获得机会的能力、判断机会的能力、抓住机会的能力)和“三心”(感恩心、敬畏心、责任心),并与广大从业者尤其是青年学子分享了工作心得和人生感悟。

22.jpg

为做强汽车产业和建设健康

汽车社会提供助力

据了解,本书继续保持了《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的一贯体例,将赵福全以各种形式分享的诸多观点,梳理、精炼和修订后整理成文、汇编成册,每篇文章都选取了“精彩语句”,并撰写了“编者按”,以帮助读者抓住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价值,同时还记录了最初发表的时间和出处。相对而言,第四卷中收录了更多全面系统论述行业关键问题的长文,其中有几篇文章是将赵福全在多个场合的分享进行系统整理而成。目的旨在针对一个重大问题,给出系统性的原因分析、要素识别、逻辑梳理与行动建议,以期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使赵福全思想及观点的参考与借鉴价值最大化。

发行至第四卷,《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获得了业内外领导、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与充分肯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赞叹:“《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无论是从战略、战术,宏观、微观层面,还是从技术、经济、人才、管理方面,都会对读者大有裨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评价到:“《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站在行业高度鸟瞰中国汽车的跃升之路,既有问诊自主、建言企业的指点迷津,更有把脉产业、献策国家的肺腑呼吁,是值得细细品味的难得佳作。”中国汽车报原社长李庆文评价到:“汇集福全教授思想精华的《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涵盖了各个层面的不同问题,对于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广大同仁,绝对是开卷有益的一部重要著作。”

正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所言:“《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源于产业实践经验,又经系统学术梳理,立论高远而紧贴实际,行文严谨而脉络清晰,为行业发展、企业图强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和切实建议,相信必将对做强汽车产业和建设健康汽车社会提供宝贵助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为这套丛书作序时写到:“《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的出版面世,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件幸事。这套丛书作为汽车产业的解惑之作,可谓功在千秋、泽被后世。”衷心希望,《赵福全论汽车产业》系列丛书这份沉甸甸的智者心声,能够传播给更多汽车行业的有志之士,助力他们在不同的岗位和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附录】赵福全教授简介

赵福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博导、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TASRI)院长。现任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首届技术领导力会士,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届会士、理事长特别顾问、技术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英文学术期刊“汽车创新工程(Automotive Innovation)”创刊联合主编,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以及多个地方政府及多家企业的首席战略顾问。

赵教授在美日欧汽车界学习、工作近二十年,曾任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究总监(Research Executive)。2004年回国,先后担任华晨与吉利两家车企的副总裁、华晨宝马公司董事、吉利汽车(香港)执行董事、澳大利亚DSI控股公司董事长以及英国锰铜公司董事等职。作为核心成员之一,领导参与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家国际并购及后续的业务整合。2013年5月加盟清华大学,目前主要从事汽车产业发展、企业运营与管理、技术路线等领域的战略研究。

赵教授作为特邀主持嘉宾与凤凰网共同创办了凤凰汽车《赵福全研究院》高端对话栏目,迄今已和行业领袖及知名企业家等重量级嘉宾进行了70期对话。赵博士主持开发过近20款整车及10余款动力总成产品,主导完成了各类重大战略及管理咨询项目150余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已出版中英文专著13部(其中一部英文专著已被译为中文),发表中英日文论文300余篇,在主流报刊媒体上发表产业评论100余万字,在重大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200余场次。

赵教授曾获包括《中国汽车报》行业年度人物、纪念改革开放30年及4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自主创新人物、“中国经济网”汽车行业年度人物等各类重大奖项30余项。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为表彰和见证他对该组织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所授予的主席奖章,被北京汽车博物馆永久收藏。




本文转载自:中国汽车报(10月24日第14版)


记者:施芸芸


电话:+86 10 62785708 邮箱:ase@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14006008号-1 | 京B2-20180334 |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