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汽车2010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2010年5月18-19日,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汽车2010国际论坛在北京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士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Global Leaders Institute)联合主办,来自内燃机、汽车、石化和环保界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约12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共分为“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政策取向”、“变化环境下的市场战略”、“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和“混合动力与电动汽车瓶颈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四项议程。上午的议程分专家特邀报告和专题讨论两部分内容,下午的议程则是以企业界代表为主的特邀报告的形式进行。
18日上午的论坛由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秘书长帅石金教授主持。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建昕教授代表论坛主办单位致开幕词。王教授在开幕词中介绍了当今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提出了发展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汽车的现实紧迫性,他强调,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汽车?如何正确预估未来几十年中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路线图?还需要解决那些关键技术问题和政策问题?等等,需要我们客观地、多角度地、不断地探讨和交流。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院士、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白泉副主任、全国汽车标准化电动汽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全世教授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先生等分别就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中国能源形势与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化与标准制定以及内燃机高效应用替代燃料的思路与思考等问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上午的专题讨论由陈清泉院士主持,来自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韩国汽车工程研究院(KATECH)等行业协会的专家和负责人就各国如何推动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起步问题积极交换了意见。
18日下午的论坛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高级汽车技术研发部总监Christopher Borroni-Bird主持,来自国内外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就各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技术路径以及商业化运作模式等作了专题报告并进行了探讨。
19日上午的论坛由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徐小红主持。议程聚焦在车用替代燃料和相关内燃机技术的应用开发方面。日本产业综合研究所高级科学研究员Mitsuharu Oguma博士就日本替代能源现状及DME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专题报告。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副秘书长孙善林先生作了中国生物柴油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报告。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秘书长帅石金教授和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教授分别就甲醇汽油非常规排放和甲醇柴油混合燃烧技术作了专题报告。上午的专题讨论由姚春德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和代表就国内外车用替代燃料尤其是甲醇燃料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19日下午的论坛由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性怡博士主持,围绕混合动力与电动汽车瓶颈技术的研究进展展开讨论,来自国内外汽车及零部件厂商的多位代表就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作了专题报告。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汽车系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国内汽车、内燃机和石化等行业和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等国的20余位专家和代表作了特邀报告,就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在专题讨论的环节中,各位代表踊跃发言,听众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现场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论坛为国内与国际、企业与高校、技术与学术、替代燃料与电动汽车等相关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跨学科和跨行业的交流平台。在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而世界石油资源日渐枯竭和人们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举办这样一个有国内外嘉宾参与,特别是能够将传统内燃机行业和新兴电动汽车产业的专家和学者汇聚一堂的论坛,对于充分探讨内燃机汽车和电动车的优势和不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论坛必将进一步推动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对于确定替代燃料内燃机和电动车技术的发展规划和前进方向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