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清华为全球首届青奥会特制新能源城市客车
5月3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主楼11层举行的“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燃料电池城市客车交车”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将一把特殊的汽车钥匙交给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据悉,这是清华大学为全球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奥会)特别研制的第四代可充电式氢能燃料电池城市客车,该车将于近日运往青奥会举办地新加坡。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致辞中表示,在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通过使用新能源提高汽车的经济和环保性能,是世界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燃料电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方向。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攻关,成功掌握了氢能燃料电池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相继开发出四代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综合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表示,南大与清华共同设计的零排放、燃料电池和电力电池混合动力环保客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新加坡参与研制的第一辆洁能环保客车,它标志着我们进入采用节能公共交通工具新时代的决心。
据了解,今年8月,在新加坡将举办全球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借鉴北京奥运会燃料电池客车运用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响应青奥会组委会环保节能的号召,清华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联合承担了为本届青奥会设计制造环保节能客车的任务。
根据清华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订的《青奥会用燃料电池客车开发》协议,清华大学将为首届青奥会开发一辆适应当地高温高湿地理环境的燃料电池客车。作为协作方和出资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将负责车辆技术的消化与运行服务,与政府机关,如环境部、交通部、教育部、奥组委、陆路运输局的沟通,车辆运行将由新加坡公交公司(SBS)负责。青奥会结束后该车将继续在新加坡运行,并为新加坡公交的新能源客车技术升级提供产品平台技术。
由于新加坡属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为此,清华大学在前期承担北京奥运会3辆燃料电池公交车、上海UNDP示范项目及上海世博会2辆燃料电池客车的研发、制造、运行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的气候、道路、需求特点,联合北京清能华通公司特地为新加坡研制了新一代可充电氢能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目前,该车已经在苏州金龙客车股份公司完成基本调试。不久前,新加坡最大公交公司新捷运(SBS Transit)副总裁亲自到现场试驾了调试中的燃料电池客车,感觉噪声低、运行平稳,对该车给予高度评价。
第四代可充电氢能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拥有长10米、高3.4米的“身材”,可一口气连跑300多公里的第四代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整车采用了满足新加坡法规要求的右置方向盘、左开门型式,配备了大制冷量的整体式电动空调。清华专门进行了动力系统构型研究,采用模块化电动总成技术,可易于改变动力源,可将氢-电混合动力车拓展为气-电混合动力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开发出具备“Plug-in”(可充电式)功能的由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锂离子动力电池相匹配的“电-电混合”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功率减少到50千瓦以内,系统成本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只作为一个运行在固定工况的发电机,可靠性和寿命提高。此外,该车还具有如下特点:全承载车身,低地板,电动化底盘,具有漏电绝缘、碰撞、自动灭火、氢瓶自动关闭等多重保护功能。针对新加坡高温、高湿、多雷雨气候环境,采取了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整车能够安全运行。
清华大学在国家科技部“十五”和“十一五”863计划的支持下,成功攻克了氢能燃料电池客车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到目前已经开发了四代燃料电池城市客车,获得了2010年国际政府间氢能与燃料电池合作组织(IPHE)颁发的年度技术成就奖。这次和南洋理工大学联合为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奥会)特别研发第四代可充电式氢能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是我国燃料电池城市客车走向国际的第一步。下一步还将通过中美电动汽车联合示范等国际合作计划,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应用推广范围。
在交接仪式前,校长顾秉林会见了南洋理大学校长徐冠林。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并互换礼物。会谈间,顾秉林校长还诚挚邀请徐冠林校长参加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活动。
来源: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