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首批签约英特尔智能网联汽车大学合作研究中心
2018年5月30日,英特尔宣布成立英特尔智能网联汽车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CRI-IACV,Intel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stitute on Intelligent and Automated Connected Vehicles),致力于携手中国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面向自动驾驶展开深入研究,加速技术的落地。同时,英特尔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相关课题的研究,为中国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研发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是英特尔智能网联汽车大学合作研究中心推出的首项合作计划。
签约仪式
在签约仪式上,清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之一,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目前,我们围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性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此次与英特尔的合作,将有利于我们着眼于全球视野,联动全球资源,共同推动中国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创新型应用研究。”
李克强老师在签约仪式上发表讲话
5月31日,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兼英特尔研究院院长Michael Mayberry一行人来到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参观。
参观场地布置
在汽车研究所,清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课题组许庆老师向英特尔来访专家介绍了课题组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将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许庆老师讲解课题组研究内容
李克强老师向英特尔来访专家介绍了课题组与相关企业联合设计开发的车辆平台,以及所孵化的智行者、清智等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创业企业的产业化产品。Michael Mayberry试乘了课题组研发的启辰自动驾驶试验车。
李克强老师介绍课题组车辆平台
Michael C. Mayberry试乘启辰自动驾驶试验车
试乘结束后,双方参观了汽车工程系驾驶模拟实验室,李克强老师向英特尔来访专家介绍了驾驶模拟器的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
李克强老师讲解驾驶模拟器关键技术
随后,双方来到会议室。李克强老师详细、深入地介绍了课题组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成果,并与英特尔来访专家讨论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技术难点。
双方积极讨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关键技术
全体合影
(供稿:汽车系 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