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更多…

汽车系未来学科规划及人才培养暨第25次教育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6月24日,汽车系未来学科规划及人才培养暨第25次教育工作研讨会在汽车研究所301会议室顺利召开,教务处处长彭刚、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晶、科研院科研项目部副主任华琳参加研讨。全系70余位教师参会,13位教师出具书面发言,共商汽车系未来学科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大计。

会议伊始,系主任杨殿阁从汽车产业发展正面临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变革时期下的人才培养新要求,到6月6日邱勇校长调研汽车系,鼓励汽车系在变革中抓住机遇,勇立世界产业创新的潮头,深入阐述了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背景。他认为汽车系未来学科规划及人才培养应集思广益,全系教师心系一处,共同使汽车系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系党委书记李建秋为研讨会做思想动员。他从抗战时期的人才培养讲起,共产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办教育。比如华北联合大学6年期间培养了上万人的干部,这些对我们的统一战线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革命老前辈反复折腾、反复尝试,以适应抗战和解放战争的需要。我们现在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需要,应该怎么做?他认为汽车系发展正处在重大的历史变革期,要能够抓住机遇,针对汽车行业未来的高地和现有的短板发力,新时期每位教师应认识到自己该干什么,而不再局限于能干什么。

系科研副主任王建强介绍了汽车系未来学科规划情况,他认为汽车系未来的学科规划应先对现有体系进行全面梳理,运用创新型的思路突破桎梏,开拓发展。系教学副主任杨福源介绍了汽车系人才培养情况,并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应加强大学的科学思维训练,课程设置应更加系统性,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侧重点应合理规范,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听取了汽车系以上介绍后,彭刚表示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再次与汽车系各位老师深入交流,杨斌副校长和他都对汽车系的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彭刚从学校层面深入分析了汽车系未来学科规划发展的重要性,汽车产业正处于变革转型的重要阶段,一方面需要学校方面明晰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各院系不断结合自身特点,开拓创新,共谋发展。

接下来,汽车系教师针对“我系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哪些?”、“我系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改进我们的人才培养以满足时代的要求?”、“我系未来可能产生的颠覆性技术和国际一流标志性成果是什么?”、“我系学科发展仍然依托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还是瞄准独立的交通运输一级学科发展?”、“如果我系的名称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调整,您对新的院或系名称有什么建议?”、“谈一谈新形势下您对自己在系里定位的思考”这六个研讨议题展开讨论和发言。李骏院士强调必须抓住汽车科技革命的重大机会,打造大平台,出大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欧阳明高院士分析了汽车产业目前所处的现状,他认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一切工作要以贯穿人才培养为目标;李克强教授认为当前汽车处在这样一个产业变革期,人才培养是教学根本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汽车系的其他参会老师也积极建言献策,一一发言,针对汽车系未来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杨殿阁做大会总结,通过研讨全系达成以下共识:一、汽车系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学术研究平台,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集思广益,全系教师共同谋划汽车系未来发展。二、新一轮产业革命是汽车系面临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有所改变,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迈出这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三、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培养一流的人才,才会产生一流的成果。四、时代在变革,知识体系也需要不断更新,老师们在这场变革中也需要对自己加强认识,如何突破自我,寻求新的发展,深入思考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总之,探讨会只是开始,汽车系关于未来发展的思考仍在继续。通过研讨凝聚共识、合理规划未来,也通过新的规划让汽车系再上台阶,学科方向更加科学合理;响应邱校长的期望,让汽车系可以站在世界的科技潮头,为行业和世界培养最需要的人才。


电话:+86 10 62785708 邮箱:ase@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14006008号-1 | 京B2-20180334 |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